前天在美國發生的校園槍殺案, 今天又有了 "戲劇性" 的發展

整起不幸的事件到目前為止, 已經在許多議題上引發了激烈的討論
先是校方慢半拍的反應遭到強烈批評
槍枝氾濫的問題當然也讓大家爭論起槍枝開放
( 竟然有人說要更開放槍枝的取得, 這樣下次再發生這樣的事件, 其他有槍的人就可以制止了
  天哪~~~ 這邏輯也未免太單純幼稚了吧.......根本就是挖東牆補西牆  )
原本大家一致譴責的兇手, 也被媒體描繪成冷血瘋狂的殺手

但是今天整起新聞又掀起另一波爭論, 而爭論全起因於兇手於死前寄出的包裹
包裹內容是兇手死前製作的一片 DVD 還有一封遺書, 內容充滿憤怒與扭曲的情緒
媒體開始挖掘過去, 發現兇手古怪孤僻的性情, 來自從小在校園內受到欺負的關係
於是冷血的罪人, 一下子變成扭曲社交生活的受害者
事實上兇手在之前就已經因為其他行為而被法院判決精神異常了
很多人覺得這種轉變不可諒解, 明明就是萬惡不赦的罪人, 怎麼可以變成無助的受害者
這樣講其實也沒錯, 但是校園暴力所造成的傷害並不可以因此而被原諒

前陣子新聞才提到, 根據統計, 目前在加拿大共有 90% 的學生表示曾經歷校園暴力
這個數據高到令我驚訝
換句話說, 如果我有小孩, 小孩上學後被欺負的可能性簡直是躲不掉
而路上走的行人, 有 90% 的人口需要克服以及擺脫校園暴力造成不愉快的陰影
好悲哀的事實.....
 
這讓我忍不住想到之前提過 American Idol Sanjaya
他是人群中的怪咖, 他真的沒什麼好歌喉, 但是支持的群眾卻很多
據說就是這些 "非主流社群" 在背後的支持, 才讓他得以殘喘這麼多週
有人說這些支持者從小就不是 "明星級" 的風雲人物, 老是被人欺負, 當作笑柄
看到 Sanjaya, 似乎就看到了他們自己
也許 Sanjaya 可以於競賽中生存這麼久, 正傳達了部分人群不平的吶喊
( 對了, Sanjaya 於昨天出局了....  )
 
有人說要克服校園暴力的陰影, 才能讓一個人成長
這種論調有點像是台灣人說的 "當過兵才能成為男人"
但是真的有這種必要嗎? 
為什麼不能給下一代一個開心健全的學習環境?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gg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